30/09/2013

想孩子飯來張口,還是學會「揾飯食」?

早陣子心血來潮,到日式超市買來做壽司的材料,有醋、紫菜、WASABI、竹蓆、日式盤子。可惜,幾個星期以來,還未行動自製壽司。

結果,前幾天,我想不如跟外甥一起做壽司,還可以先到SOGO買其他食材和魚生!

星期日的早上,外甥似乎心情好得很,一見面就跟我說;「我哋今日食壽司。」然後,我想,他知不知道這天的活動是「整壽司」,而非「去食壽司」呢?於是,我回應:「我哋要自己整喎!」然後,他的話,令我有點驚訝:「我哋去SOGO B2,之後,我幫妳洗米吖!」

我心想:「吓!?點解佢知道去B2,又知要洗米,先至煮到飯?」



接下來,我就明白了。是外甥已經試過到SOGO B2,亦試過「洗米煮飯」,更愛上了煮飯。當我說要用我帶來的日本米,他還說家裡有米,於是,為了「說服」他,姊讓他親眼看一看家裡的泰國米和我帶來的日本米,看起來有甚麼不同,親眼見過,知道不一樣,他才「答應」用我的日本米。

飯煮好了,外甥興高彩烈跟我一起加醋「撈飯」,他更問:「啲米變咗飯?」

做壽司的過程,他望著枱上的各樣食材,望著我在「卷卷卷」,切開那卷物,就見到他印象中的壽司。似乎,他是開始有興趣來參與,而且臉上現出很認真的樣子。當我告訴他:「到你喇!」

我先放好紫菜,放了飯,著他自己選食材放在飯上面。那知,他望著我,問:「攞手呀?」

「係呀!」

接著,他才安心動手,最後完成了他的壽司,還邊做邊吃,比平日還要吃得多和更專心去吃。
***
偶爾聽見一些報導談及今時今日的孩子連生活最基本的小功夫也不會做,到底是父母為生活奔波而沒時間去指導,還是他們以為孩子上學,入讀名校,為他們好好「鋪路」,比自理能力更重要?

湊巧,早前跟好友談及她以前的工作經驗,她說試過遇到一位剛畢業的酒店業學生,在實習期間被調配到餐廳,但那實習生連舀飯也不會,就是因為自小在家也不用他動手來做,名符其實的「飯來張口」一類!讀完某個程度的課程,爭取到一個機會,但原來連最基本的也不會,如何「揾飯食」?

看著外甥高興地洗米煮飯,我猜是他除了覺得洗米「好好玩」,學會了煮飯像還讓多學了做一件事和發現「米變成飯」,明明本來一粒粒硬硬的,變成了軟綿綿而又「重」的飯(他在加醋「撈飯」時發現,本來他能「玩弄」的米,變了飯之後,他竟不夠力「撈」,不能再「玩弄」)。希望外甥得到這次的體驗,不會成了「飯來張口」的一類。

後記:當外甥於製作第一件壽司前向我作出提問「攞手呀?」的時候,我是呆了兩秒,何以他這樣問,他不是見過我DEMO一次,就會跟著做嗎?然後,我想,定是平日在飯桌上吃飯,都會用筷子,而且經常著他用筷子「夾餸」,不要伸手就去拿;又或者因為他未懂好好的用筷子,間中會「失手」把飯或餸弄到枱上,往往大人們都會說「唔好用手執喇!」,於是,這天外甥有那樣一個提問,是先要拿到APPROVAL吧!

我欣賞外甥會先問可不可以,這可以避免日後習慣了「先斬後奏」而闖禍的機會,但我忽然在想,有時會否因為某些大人們的一些關於管教或DISCIPLINE的主觀思想,而有可能令小孩子的童真變成了深藏的童心呢?

小孩子的好奇心

中秋節那天,姊問我是否有放大鏡(猜我快要變成叮噹/ 多啦A夢,有個百寶袋!)。姊說今秋會帶外甥們到郊野公園,想帶一個放大鏡去,給他們(尤其大阿哥,兩歲的小阿哥還未懂)看看樹葉,放大看看葉脈。

二話不說,那個晚上,我回到家,就準備了放大鏡,和本來已經想送給外甥的草帽。絕配!


昨天,我送了放大鏡給外甥,他高興兼興奮,拿著放大鏡,看看零食包裝盒上的字,看看他準備放進「大肥豬錢罌」的兩元硬幣,看看枱上的餐墊,又看看原子筆。當他放下放大鏡,他拿起原子筆,在紙上寫了一個英文字母「S」,然後轉向我,說:「花姨,妳住SHEUNGWAN呀?SHEUNGWAN- S- 跟住呢?」

我說:「S-H-E-U-N-G-W」(外甥每聽一個英文字,就寫一個。)當我說罷W,還未及說A,外甥說:「我知喇!A-N。S-H-E-U-N-G-W-A-N。SHEUNGWAN!」

接著,我指著放大鏡跟他說:「MAGNIFYING。M-A-G-N」(外甥依然耐心地聽著,寫著,每聽到一個英文字,就寫一個。)來到N,我說罷,他邊寫,邊大聲說:「N,A very big N。」結果,這個他寫的N字,比之前三個英文字母大很多。

接著,我繼續讀出餘下來的英文字母,他又寫。到最後,寫完了,我全個詞彙讀一次,他就由M開始,以一條線串連起MAGNIFYING的所有英文字。

寫完了,他就放下所有枱上的一切,到玩具那邊去了。

然而,望著那張紙、那枝筆和放大鏡,我笑了。他寫的那個N字-"A Very Big N"-告訴我,他為著新發現而高興,同時,他寫完那個N字,後面的字母大小又跟N之前的那些一樣,那告訴我其實暗地裡,他知道magnifying只有某部份是放大了。

雖然,可能今時今日,要「放大」,用手指在電子屏幕上輕觸及動一動手指就可以,若然我希望他認識「放大」的原理,大可帶部平板電腦給他,著他動一動手指就可,姊要他知道樹葉的葉脈是怎樣的,亦大可帶他到電腦前,GOOGLE SEARCH一下,不就可以了嗎?

不過,我們還是頗守舊,姊想他出去走走,親身看看和觸摸得到那片葉,用放大鏡去看清楚,至於我呢,則認為他暫不知道那東西叫放大鏡,沒所謂,知道有種物件原來可以放大,來得更重要-重點是發掘和探知的精神,以及好奇心的培養。

是因為好奇心,外甥想知那東西可以怎用,是否真的用在所有物件上面也可放大,他至少放大看清楚四件其他物件,又學多了一個英文詞彙。我猜有了這次經驗,和之後到郊野公園看樹葉的體會,他便能記得有一件東西,可以「放大」眼前的物件;要是我們以平板電腦去教他,可能他會以為一隻手指或兩隻手指,放在眼前的東西上,輕觸或動一動,就可以放大!

後記:事實上,外甥也會用手指在電話上(姊的iPhone,或我的舊款Android)放大相片,但每次他都很理所當然一般去放大相片,沒驚喜,而我估計,他只知那可以讓他看清楚一點,而不是放大(實際,那是"zoom-in",跟"放大"是有丁點不一樣),這次,他是知道"放大"是甚麼。

另,就是因為我見到他寫字,才知道他未學會小楷。

點解四歲的外甥那麼喜歡SOGO部lift?(下)

(待續)

回到外甥的家,休息了一會,下午時段,他又拿起DIRECTORY,再仔細閱讀,然後拿起筆,在目錄頁,作筆記。他在樓層的數字旁邊,又再寫一次那數字,同時在喃喃自語。

(這是網上版本,跟DIRECTORY目錄的其中一部份有點相似。)

我就坐在他的旁邊,望著他,呆著,想著:「咩事呀?佢想點呢?認真到咁,佢其實係好鍾意SOGO,或者唔關部lift事喎!」

正當我在發呆,他忽然抬起頭,望著我說:「花姨,我下次同你去九樓、六樓同二樓吖!」

我俯身向前,跟他一起望著DIRECTORY的目錄,說:「九樓有咩呀?」


(網上版,跟DIRECTORY目錄的其中一部份有點相似。)

(他靜了。)

然後,我問:「咁六樓呢?」

這次有回應了,他說:「Toys - Children & Babies' Wear - Toys.... 」這一刻,我明白了多一點,接著他說:「Stationeries」。他跟著說:「Stationeries。我係Children,[弟弟的名字]係Babies」。(註:我想他未學會Children是眾數,所以說他是Children,不過,好明顯他是知道Children的年齡是比Babies大,而他長大了,弟弟還小)

當然,我想知他為何要跟我到二樓。所以,我問:「咁二樓呢?」他說:「媽媽要去。」(那層是賣女裝的。)

下一刻,我問:「咁爸爸去邊層呀?」他說:「五樓。下次我哋搭lift上去吖。」

***
這時,我覺得自己明白為何外甥那麼喜歡SOGO部lift。實情是,他發現了在SOGO,可以找到他自己、弟弟、媽媽和爸爸都喜歡/ 需要的,大家一起購物,一家人;lift就是可以讓大家快些直達某些樓層。

那邊廂,他認真地翻閱DIRECTORY,是希望認識詞彙,至今,他認識的,不就是Toys/ Children/ Babies/ Men/ Ladies(其實,我猜他還未懂Ladies一字,不過他意識到那是跟Women一樣的意思)。

在目錄那一頁,他只寫數字,不寫英文字,是他在數數字和學寫數字,不寫英文字,是因為雖然他學會了那些字母和詞彙,但他不懂寫小楷,只會寫大楷,而DIRECTORY用上大楷和小楷的字體,他不會寫,自然不跟著寫。(作此推測,是有點根據的,下文再談。)

跟了外甥一整天,我發現他很喜歡「帶路」。先是在HYSAN PLACE下車時,他告訴我SOGO就在對面;之後,我們也到過HYSAN PLACE,搭扶手電梯到大堂是,他指著出口方向,跟我說:「花姨,嗰邊呀,出去就搭592(由銅鑼灣回家的巴士)」。這令我聯想到,他不停跟我和二姊說要帶我們去SOGO,同時詳閱DIRECTORY,也許是因為他想記得他要帶我們到那些自己、弟弟、媽媽和爸爸都喜歡的樓層。

後記:得出以上的「結論」後,我跟姊分享我所想,然後我問六樓有何吸引。原來,吸引外甥的不是玩具,而是他在那兒買過的士多啤梨味牙膏。他知道長大了,要刷牙,要用牙膏,姊為了令他不抗拒刷牙,買了一枝帶有他喜愛的味道之牙膏,用完一枝,要買了,他就試過跟姊去買,所以,他認識到SOGO六樓是他的樓層。

點解四歲的外甥那麼喜歡SOGO部lift?(上)

個多月前,我到姊的家跟外甥玩玩,忽然有一刻,「大阿哥」用認真的跟我說,要帶我去SOGO搭lift,我問他為什麼要帶我去,他笑一笑,沒回應;我又再問他那一部lift 有甚麼特別,他又暗笑一下,沒回應,然後走開了。

當時,我心想,那一部lift最特別的,是有位姐姐「揸lift」,難道是因為她?

***
昨天,我終於找到機會跟外甥一起到SOGO,目的地是B2樓層的超市。在HYSAN PLACE外的巴士站下車後,外甥就指著對面的大廈,大聲說:「SOGO呀,喺嗰度呀!」

走進了SOGO,姊說要到接待處,我就跟外甥在不遠處的lift旁邊等候,期間,外甥指著lift說:「花姨,我哋搭lift吖!」正當我想告訴他因為那部lift不停B2,所以我們要改用電梯之時,姊拿著一本SOGO DIRECTORY走過來。原來早前他們到這裡來的時候,曾拿過一本,但最後不見了,外甥找了好一會,找不到,只好再來拿一本。

往後的數個小時內,外甥在超市的收銀處等我們結賬時,在看那DIRECTORY:

就連吃午飯的時候,也在看DIRECTORY:


似乎他知道除了目錄的第一頁印了樓層數目,接下來的幾頁有每一樓層的詳細介紹,就連8/F是沒有特別的一頁,卻跟9/F拼在一起印在同一頁,也清楚知道,可想而知,他有多認真,有多專心。

這一刻,我開始想,他說要帶我去搭SOGO的一部lift,可不是因為那姐姐。

(待續)

29/09/2013

送給一位他的生日禮物

去年,他生日那天,我在南美,只有「輕描淡寫」以短訊跟他說了句生日快樂;今年,他生日那天,我將會在南亞-柬埔寨,為我的第二個「非酒區」半馬努力,猜我也只能以短訊跟他說句生日快樂。

然而,我打算把完成半馬的好消息和獎牌(希望主辦單位不會因為這賽事並非全馬,而不設奬牌,若是如此,還望有證書一張)送給他作為生日禮物。

能夠完成人生的第四回馬拉松的話,那代表了我健在,健康,該屬無價。


22/09/2013

如何轉型?(下)

(接續)

跑馬拉松的經驗讓我發現要轉型,是一個過程。相信不只是由不運動轉為跑馬拉松,工作上想另覓工種也許都是一樣,轉變不會像變魔術一般,要其出現就出現。

透過馬拉松的體驗和反思,我想若然要轉型(無論是轉為運動型,又或是工作上希望轉型),或可參考以下「如何轉型?」的要點:
(一)要信自己可以;
(二)要否定周邊認為不能的議論;
(三)若遇上認為自己可以的人,多了解為何他們對自己有這信心,或許他們能給予指導,成為明燈,甚至是伯樂;
(四)不要因盲跟風而轉型,要清楚知道自己要轉向甚麼的「型」;
(五)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此句比喻要做好一件事,準備工作非常重要。要準備甚麼,自己該心中有數(如:跑馬拉松要好體能,要有堅定意志;要轉工或轉行,要有相關的知識或人脈,可能也要銀行有點積蓄);
(六)Fail to prepare, is preparing to fail;
(七)不要以為機會是從天掉下來的,天掉下來的只有雨水而已,機會要自己爭取與把握;
(八)要平心靜氣等待成果,或許也要花心思安撫身邊比自己更焦慮的人,例如父母;
(九)為自己定下timeline,不要無限期去追尋新的「型」,要知道何時「回頭是岸」,否則追不成功,一切也徒然(當然,我相信有限的時間會使人下苦功,發奮圖強,所以有timeline,成功機也自然會較高);
(十)要深思熟慮,肯定自己真的想轉型,否則,我看以上各項也不能做到。

「轉型」是包括要作出取捨,甚至要放棄某些現在所擁有的(或現在所能做的),也有可能是新的「型」除了帶來新景象之外,還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後果自負。

祝好運。

[完]

如何轉型?(上)

哈!最近有人跟我說「如果妳真係本來唔鍾意運動,咁妳轉型,好成功吖!」。聽罷,我不禁暗笑,心想:真的嗎?

另一天,又有人跟我說:「妳跑得完一個全馬,都已經好唔錯啦!我諗我唔得囉,妳一定係本身都有啲運動既天份!」我心裡暗忖,若然我真的有天份,那就要多謝葡萄酒讓我一展所長了!

問心,我從沒想過要「轉型」,亦沒想過要為健康而多做運動,就是從來不覺得運動能令我更健康或更開心,相反,自小很討厭運動,每年的陸運會或水運會,我都不會參加,只是有一年因為自己是某學會的會長,所以要代表學會參加4X100米接力跑步賽,破例了一次。對我來說,運動就是不討好的活動。同時,我深信心靈滿足,人開朗,就自然健康,所以我寧花時間喝酒去。

豈知,人生確實反覆無常,我竟為了葡萄酒去跑馬拉松。從揚言要跑的那天起(2011年10月),至我完成了第一個半馬(2012年2月),只短短五個月,再隔七個月(2012年9月),我就完成了第一個全馬;九個月後(2013年6月),完成了第二個全馬;六個月後(2013年12月)又準備跑一個半馬。

對不愛運動,又不多運動的我,能夠有此「成績」,或許我也不能再百分百否定自己有天份的這回事,而我可能亦該同意自己某程度上算是轉了型。

(待續)

21/09/2013

男人心目中的一位LOLITA(下)

(接續)

我於某年買了Lolita的DVD,看完後,我認為讀原作的書比電影來得更震撼。當然,我不排除那是因為先入為主,而且沒有導演和各演員加插了個人的傳譯,文字送來更深入的心理透析。

這次再重温,其實沒有再讀過那本書,亦沒有看DVD,我倒在網上找來各類的資料,看看Lolita的作者到底是誰,有怎樣的心態和他希望在書裡表達的又是甚麼。於是,我花了幾個小時看Yale University的網上課堂實錄:
http://oyc.yale.edu/english/engl-291/lecture-5,講及故事中的誘惑;
http://oyc.yale.edu/english/engl-291/lecture-6,講及反傳統和現代文學;
http://oyc.yale.edu/english/engl-291/lecture-7,講及內容審查與故事中的美學。

另外,我留意到一個談到戀童和日本流行的LOLITA裝扮的起源,以及LOLITA一詞並非一個名字而已,於今時今日幾近等同於十來歲的小女孩:
http://intermargins.net/repression/deviant/Age/AgeLove/pedophilia/about_4.html

透過這些不同的角度去分析《LOLITA》的故事,我不禁認為其實每個男人心目中都有一位LOLITA,某程度上跟早陣子落畫的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有著點點異曲同工之妙,說穿了,故事的主軸都是圍繞著一種回到年青時的感覺與追憶少年時代的思緒。不一樣的是,在《LOLITA》故事裡的男主角只不過是未能放下過去,於行動上又有點偏激而已,加上於從所謂道德標準的角度去看,有點越軌,最後,內心的爭扎化成解不開的心結;相對而言,《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男主角則把那份心意好好保存於心裡某處,結果是生活上的一種悠然自在。

後記:《LOLITA》電影的中文譯名為「一樹梨花壓海棠」,起初聽到,我聯想到海棠就是LOLITA,卻不明白亦沒深究當中的意思。現在,於網上搜尋資料,才了解文字中的暗示。據說那是蘇東坡的打油詩,全段是「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粧。鴛鴦被裏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梨花色白,比喻頭髮已白的老頭;海棠紅豔,比喻年輕女子;「一樹梨花壓海棠」所意味的,不用言明了吧?

19/09/2013

男人心目中的一位LOLITA(上)

讀完《Lolita》一書後,即使原先是因為那電影海報吸引我,但不知怎的,讀完這本書之後,連電影也不大想看,就是覺得整個故事令我感到點沉重,繼而有點乏力。

或許是因為自己於中學時代是位理科生,念的書多是跟科學有關,就算教科書全是英文的,存在於腦海裡的詞彙十居其九都是科學詞彙,這樣一來,讀《Lolita》這文學小說著實有點吃力,不過,誰知哪裡來的魔力,為了讀完這本書,我每翻一頁,每有不懂的字詞,我都會抽寫下來,然後每讀完一頁兩頁,又或遇上太深太難明的字,就不再讀下去,先翻查字典,若有需要再讀某些段落才可以繼續讀下去的話,我或會再閱讀多一篇那些段落。結果,我花了頗長時間才讀完了整部書,然而,我倒能慢慢細嚼書裡的情節和作者的文字。



故事談一位中年男人愛上了(或迷戀上)十二歲女孩Lolita,她令他想起年少時喜歡過的一位女孩。故事的發展與情節惹來很多的議論,題目包括不倫之戀、戀童癖、強姦、謀殺、誤殺等等。不過,這既非偵探小說,亦非情色小說,字裡行間沒有暴力、沒有懸疑、沒有色情,但字行間透著忘不了的過去、迷戀、情慾、抑壓與不能自控,使我於讀完整個故事以後,也像沾染了點點男主角的鬱結與哀傷,然後換來沉重,繼而感到乏力,不想再看電影了。

(待續)



17/09/2013

男人心目中的一位LOLITA(前言)

留意到《Lolita》(Vladimir Nabokov, 1955)一書,全因1997年的一齣電影-改編自此書的同名電影,中文譯作《一樹梨花壓海棠》。起初吸引我的不是電影名字,亦非該書曾被指為禁書,而是那電影海報。不過,當年沒有到戲院看這齣電影,我倒買了以同樣的海報作封面的《Lolita》版本,一口氣讀完後,再沒力氣看電影,於是一直也沒看過。直至早年遇上電影的DVD,我才買下它,看一次,然後書本跟DVD給置在家裡的架上,多年沒碰過。

前天,我讀另一本書《The Missing Ink》,剛讀到的篇章提到一本名為《In the Shadow of Young Girls in Flower》,作者叫Marcel Proust。我心想:「PROUST,誰來的?」,看了那篇章的頭兩頁,再重讀,還是看不明白,只知道大概在談這位PROUST先生的文字暗示一個人的字跡能反映一個人的性格吧!然而,我對在讀的書太感興趣,看不明,讀不下去,只好先另外做點功課,於是,我上網找資料。

GOOGLE SEARCH的結果首頁,出現了這一篇:
In the Shadow of Young Girls in Bloom: Proust, Nabokov, & the Tyranny of Memory

「Nabokov」一字吸引我即時閱讀這篇文字,內裡也提到《Lolita》 ,這驅使我從架上拿來DVD和發黃了的書,想重温一下。

(待續)


後記:關於PROUST, Marcel和當年讀《Lolita》的感想,容後再談。

14/09/2013

唔止「包足妳一年」

2010年,收到好友「包足妳一年」的生日禮物,之後那年的新年假期,我把書架上未包的書都給穿上新衣。至今快要三年了,我還有廿多卷,看來,至少可以包一百本。

結果,不只包足我一年,我猜至少幾年!

後記:剛包好家中的第410本書

13/09/2013

你想點過(生活)就點過。

「你想點過(生活)就點過」,聽起來像是奢侈,但就是因為每天每夜連造夢也想著,結果在現實生活中,看見的都是心想著的,繼而,想著就等於朝著那方向走,然後終有一天,你會過著那想過的生活。

若果有人說因為生活奔波,又或為了糊口而過不到心想的生活,那也可能是時機未到,又或你想的確又離現實太遠了點,卻也有可能是因為暗地裡,你就不是百分百想過那種生活,猶豫讓人後退,也讓人漸漸忘記所謂想過的生活,於是,最終沒能過那種生活。

當然,也有的是,不是金錢的問題,不用奔波,不用為三餐而憂,卻又望著別人的生活,說自己的生活不如別人,安定不等於快樂。或許,他心目中根本沒有自己想過的生活,活著就是活,怎樣活著,不打緊,結果,看見別人有為個人對生活的追求而活著,自己有點納悶吧!

在我看來,「你想點過(生活)就點過」也關乎選擇,要是想過的生活與現實中的還有好一段距離,要繼續還是走另一條路,那是選擇;要是真的活著自己想過的生活,卻又在不知不覺中知道原來所想的根本不適合自己,那只是烏托邦的世界而已,這樣一來,到底繼續過自己想著而又不喜歡的生活,抑或重新打算適合自己的生活該是怎樣的,亦是一種選擇。

說穿了,就是那些在人生路上不同關口的選擇,我們在過著當下的生活。那不就是說你決定了「你想點過」,於是過著因為決定而帶來的生活。

09/09/2013

「婚姻失敗」之談:情義篇。

早前寫了一篇「婚姻失敗」?離婚就是失敗?,未婚的我,實在不大知道是否當女人和男人決定離婚以後,就等於失敗(某程度上,尤其是對女方而言)。

不過,我想無論在男方或女方的角度去看,要是雙方也是有情有義的一位,離婚後,大家也能好好過自己的日子,甚或以知己的身分去關心對方,那樣一來,婚姻雖告一段落,但也不致是失敗的結局。



08/09/2013

你的決定,就是我的決定。

2011年,我寫了一篇「跟你走,陪你走」;今日,當我不知道怎樣跟你一起走,而你也似乎不確定的時候,我只可以說一句:

你的決定,就是我的決定。



07/09/2013

知心,同行。

相遇是一份緣,有緣未必有份。
遇上以後,大家學會了如何明白對方,知心,或可有份同行。

怎樣的一個孩子,才算得是懂事呢?(下)

(接續)

惹來這樣的思索,是因為身邊的朋輩的下一代,也因為跟上一代的談及今日的世代。

坦白說,我猜在不同的時代背景,又或在不同的家庭環境下成長的父母/ 孩子,就會對「懂事」有不一樣的理解或詮釋。不過,我發現無論是處於那個時代,每個世代的看法與大家之間的詮釋或了解,總是有些距離。

就看今天這個說「自由」和說「自主」的時代,若遠若近的上一代與下一代之間,似乎存在著一種矛盾,大學生認為自己有權去選擇/ 投票選校長,那邊廂,大學生的家長積極參與子女的開學禮,還帶來「大學生家長日」,誰來定自由,那一邊定自主?

今天所談的「戀愛自由」,已是普遍的現象吧?極少出現當年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了吧?然而,當走著「戀愛自由」道路的一對,而父母又認為子女的愛情之事也管不來的當下,他/ 她們要談婚論的時候,竟然又有可能成為了兩代之間的「拔河」時間,自由或自主,又不知到了哪裡去。

說穿了,父母或子女也好,其實各自對自己個人的責任或定位都有著些執著,父母對子女的期望(或寄望),甚或子女兒時希望得到父母的呵護,而在成長的過程如何認識自己,發掘自己的新世界和處理與父母的世界等等,大家在自身的路上也有不同的方向或經歷。說真的,要孩子真正的了解父母的心思,著實不易,正如要父母接受孩子的新思維,有時也可以很難。

最後,我想懂事的孩子,就是好好活出自己的世界,同時又能夠明白和體諒身邊人的個體。若可以明白和體諒身邊人的,自能明瞭父母的心思,即使不大了解,也能好好互相支持、互相尊重和相處融洽。

同時,我想子女亦該於尊重長輩之上,添多一份敬愛。畢竟一切都是一份緣,而有緣相處於同一天空下,那亦是一種福氣。

怎樣的一個孩子,才算得是懂事呢?(上)

三歲懂得背千字文?十歲考上八級鋼琴,甚至演奏級?十四歲考上大學?

六歲小孩,成績平平,但每天早上都會自動自覺起床,搭車上學,放學回家温習,認為將勤補拙,總能成氣候?

廿歲孩子,上了大學,但未畢業就離校,自己創業,五年後賺了第一桶金?

廿八歲,已婚,亦已為人父(或人母),卻還像是「大細路」,帶著小孩子一起玩樂去?

三十歲,還在談夢想說理想,鍥而不捨,希望逆流而上,於自己的黃金之年內為自己爭取之餘,又期望爭取成功,為家人未來的三十年著想?

(待續)